黄昏转折点!威少如何在掘金蜕变?

作者:360直播间



季后赛首轮,掘金面对快船的抢七大战,在掘金大胜对手后,威斯布鲁克对他的前东家快船丢下了一句丝毫不留情面的话:

“他们挑错人了,不是吗?”

他这句话指的是谁呢?

答案看似明显,但似乎也存在一些问号。

首当其冲的直接对象自然是哈登,二人曾在三支不同的球队搭档共事,快船上赛季交易来哈登之后,威少失去了自己首发控卫的位置。而在这场再次会面的抢七大战中,落败的哈登,全场仅仅得到7分,再次成为历史背景板。



当然,这个对象也有可能是邓恩,作为去年夏天快船将威少交易换来的替代球员。在首轮系列赛中,掘金经常选择放投邓恩的外线,而威少也是快船放投的对象,但威少惩罚了对手,而邓恩却没有能够做到顶替威少的作用。

又或者,威少暗指的人可能是球队主帅泰伦卢。按照上述所讲,快船在战术上常常选择放投威少,赌他投不进三分。结果威少在首轮系列赛以42%的三分命中率狠狠惩罚了泰伦卢 。

综合来看,威少这几年不满的,似乎完全不止这几人。从目前来看,他的个人成就除了冠军之外已经相当圆满了,未来妥妥的名人堂后卫。但从职业生涯后半期的混乱时光,也确实够他抱怨很长一段时间了。



自此离开雷霆之后,他几乎在每支新球队都有过一段适应不良的时间,而这样的困境也一度让球迷们觉得,他的历史地位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按照一部分球迷所讲的激进言论,如果哈登的职业生涯会被几场尴尬的关键战低迷表现而定义,那么威少的处境自然也会更糟糕,相比于哈登,威少也完全逃不出这个类似的剧本。

当然,作为球员,威少也确实应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他多年以来似乎一直在抗拒对自己打法的调整。他能在特定对位或者关键时刻交出顶级防守,但比赛专注度似乎始终令人堪忧。虽然年龄体能影响逐渐明显,但他的传球串联价值依旧在线,同时也伴随着过多的失误,一直到加盟快船后,威少才开始接受底角三分,而到了本赛季才开始逐渐投出相对合格的水平。

事实上,威少在掘金能够成功翻身,最关键的变化可能就是底角三分球。他在首轮系列赛中投进了七记,包括第一场比赛将比赛拖进加时赛的致命三分球。本赛季常规赛共投进45记底角三分球,是他离开雷霆后单赛季的两倍,此前的最高纪录是23记。



这也很好的说明了他为什么在其他球队总是出现难以融入的画面,在离开雷霆后,他被迫打了更多的无球,但他似乎还是没有学会如何成为优质的无球选手。

当年和哈登重聚火箭时,二人的搭配最终也是以失败收尾。接着他在奇才搭档比尔带队打进季后赛,但还是首轮出局;湖人时期更是宛如一场灾难;至于快船阶段,就像威少自己所讲的那样,他们挑错人了。

毫无意外,威少是历史级别的明星后卫,他是MVP级别的球员,是自奥斯卡-罗伯特森之后第一位打出赛季场均三双的球员。如果他在30岁就选择退役,这些就是他所有的历史定位了。但是对于一位没有冠军的超级球星而言,这样的历史成就常常会被现实淡化。哈登的MVP光环一度随着他在关键战的低迷而被质疑含金量,而威少因为后期生涯的跌宕起伏,自然也难逃类似的命运。

一直到他来到了丹佛掘金,他的后期生涯在一波流的下坡路上,似乎有了一些起伏迹象。



不论是因为约基奇的超强带动,还是他自己的成熟,威少终于做出了那些过去从未愿意接受的调整。他在本赛季以空切球员身份拿下了126分,是自2012年以来第一次在空切中突破三位数;也是在他职业生涯出场时间第二少的一个赛季;进攻篮板效率是离开雷霆后的第二高;结合上述变化来看,我们似乎可以给出一个足够确切的答案:

现在的威少,终于开始成为一名合格的无球球员。

当然,这些改变其实从快船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威少就已经开始关注进攻篮板,也很多低效的中距离出手转变为底角三分球。但掘金和快船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差异:

掘金一直没有想要完全抹杀威少的个人特点,他们只是需要他多学一些新的内容。至于快船呢,他们永远无法真正的让威少打回自己原本那种自由奔放的风格,哈登和伦纳德二人掌控大部分机会,威少根本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但掘金不一样,他们需要的正是威少此类的混乱能量。沉寂的板凳席一直都是掘金约基奇时代的最大短板,他们拥有冠军级别的首发阵容,但替补阵容完全达不到NBA球队的替补水平。至于威少的加盟,虽然和约基奇同为三双机器,但二人的比赛风格完全不同,也正是因此不需要威少去刻意模仿约基奇,反而带来了他自己独特的定位。

虽然他还是会出现失误、可能会让球队陷入凌乱回合,但掘金很清楚,球队板凳阵容本来就已经一团乱麻了,为什么不让威少用他可能的上限期待去试着发挥一下呢。

在首轮淘汰快船之后,威少面对记者采访也是如此回答的:

“我就是场上的破坏力量,不管那会是什么样子。可能是失误、可能是投丢,可能是抢断、可能是扣篮,也可能是投丢的三分或者投进的三分,不管是哪一种,那都是我。发生什么就接受什么,继续打下去就对了。”

这股巨大能量,虽然有时会把掘金带往不利方向,但整体来看,偶有高光的威少,已经成为了掘金的正向战力。



约基奇也在逐渐学会在威少状态好的时候和他搭档,而一旦威少陷入糟糕模式,掘金就直接把他按在替补席就好;但当他打得正顺,约基奇就会选择把球权交给他,甚至在关键时刻成为威少进攻的辅助球员。

这样的比赛参与价值以及角色转变,是此前在哈登、乔治或者詹姆斯身边从未有过的体验。也许,只有像约基奇这样既能够大包大揽、也乐于分享的超级球星,才能真正帮助威少在“自我”和“球队”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这也是为什么掘金能够击败快船晋级的原因之一,即便威少在系列赛中也有过低迷时刻,但究其全部来看,他在季后赛的贡献依旧是正向的。如果没有他顶住替补席,掘金是绝对无法击败快船的。

从长远来看,威少和掘金的这段合作旅程,或许是他职业生涯最后一个篇章。而他过去几年的负评和低谷永远无法消除,但至少好的一点是,现在他有了更多加分素材可以在最后阶段留下来。



假设一点,如果威少选择早一两年就退役,那我们对这位历史三双王的最后记忆,可能就是湖人快船这段唏嘘的晚年。而他自己一定足够清楚,他听过湖人球迷的嘲讽,也知道快船对他的看法。但无论对错,这就是过去几年一直笼罩他的阴影。

而这段掘金时期,像是一剂强心针,向球迷证明了这位后卫还能够有什么价值。虽然他还是难以预测好坏,也依旧存在明显弱点,但他绝对不应该只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

这里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足够明显的对比:来自威少的前东家,洛杉矶湖人。他们在季后赛首轮出局,而主教练雷迪克在出局战中饱受争议,整个下半场没有换人动作,完全依靠核心班底,但即便如此,依旧难逃出局命运。

而掘金这几年也差点走上类似湖人同样的死路,不管球队替补有多糟糕,但你还是不能只靠五个人去打完季后赛。相比于湖人,威少成为了掘金的第六人,也成为了淘汰快船的最关键变量。



当然,这里有个关键区别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掘金能够接受威少的缺点,主要还是在于他的合同。顶薪合同下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但在底薪条件下看就是风险极低、上限可观的优质资产。

考虑到他今年已经36岁,早已不是球队主角。而他也见识过选错球队带来的灾难后果,从球迷视角来看,自然是希望他不要再次陷入类似困境。

而从威少的视角来看,本赛季在掘金的表现应该也足以为他职业生涯的晚年阶段画下句点了。虽然这一段积极时光可能无法完全抹去前几年不堪回首的时刻,但在掘金之前,他的生涯后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能够挽救他形象的高光。

如果他的生涯在一两年前结束,那这位伟大球星留下来的最后印象,大概率是一个悲剧。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虽然存在一些争论,但这些负面声音确实是反映了大多数球迷的共识。

因此,这次掘金的旅程反而成了对他个人价值的重要衡量。他在比赛中确实容易善变、容易不稳定,也确实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但他一直都是一位高级别球员,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前几个赛季,他一直得不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反而是不断在泥潭里挣扎。



而在掘金,他终于有机会重新证明自己的优势,即便同样伴随的问题,但是在这个赛季,他确实交出了自己的优势面,这就已经值得了。

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